謝偉銓倡檢討資助出售房屋抽籤機制 與輪候時間掛鈎

政治

發布時間: 2018/07/30 18:04

最後更新: 2018/07/30 22:08

分享:

分享:

彭焯煒攝

立法會建築、測量、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建議,政府應檢討申請資助出售房屋抽籤機制,讓輪候較長時間的市民,能提高中籤買樓的機率。

謝偉銓與傳媒茶敘時表示,現時市民輪候公屋時,政府會提供輪候時間表作參考,但在申請資助房屋時,市民卻只能靠運氣抽籤,他建議政府檢討抽籤機制,例如抽了多次仍不中籤者,可有較高中籤機率,又或說明如市民支持某項填海計劃,可加快上樓機會,以令他們感受到自己能受惠於有關計劃。

對於私人發展商持有不少新界農地,有意見指政府應以公私營合作模式,增加短、中期房屋供應,謝偉銓認為,改劃土地用途是過往常見的做法,建議政府可設立獨立委員會監察公私營合作房屋計劃,由熟悉土地規劃的業內人士出任委員,減少市民對「官商勾結」的疑慮。

謝偉銓又指,政府先後推出了多種資助出售房屋計劃,包括居屋、新居屋、綠置居及港人首置上車盤等,但其單位質素分別不大,申請入息範圍亦重疊,當每次有單位推出時,所有類別的合資格人士都蜂擁入表抽籤,出現超額認購現象。他認為,中產與基層對於單位質素及社區配套,有不同要求,建議政府應檢討及重整有關置業階梯,針對屋苑位置、鄰近配套及單位質素等,清晰區分不同類別的資助出售房屋,以供不同入息組別的市民分流申請。

在打擊僭建問題上,謝偉銓建議政府應規定任何二手物業買賣時,賣家或買家須提供由認可專業人士撰寫的報告,說明單位有否僭建問題,令買賣雙方清晰知道單位現狀,及讓銀行承做按揭時,知悉物業狀況,以決定是否批出貸款,並藉以提高業主自行清拆僭建物的誘因。